【开栏语】
进入暑假,各大医院陆续迎来学生就诊高峰。从超重肥胖、生长迟缓,到学习困难、容貌焦虑,家长和学生们抱着不同目的走进门诊,希望解决“成长的烦恼”。即日起,南方+客户端推出“暑期诊‘事’”系列报道,聚焦学生常见的身心健康问题,走访医院诊室,探求破解之道,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敬请关注。
诊室里,检查单和作业本的纸张被医生来回翻看,窸窣作响。
作业本上,几行歪歪扭扭的汉字多处出现相似的错误,如偏旁部首左右方位被倒置,汉字常常少一笔或多一笔,汉语拼音“b”和“d”总是难以分清。
得知自己被确诊为“学习技能障碍”,上小学五年级、向来好学的阳阳(化名)缓缓抬起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学习技能障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进入暑期,学习困难门诊迎来就诊小高峰,心系学习成绩的家长带着孩子和他们不及格的成绩单、不完美的作业本,焦虑地走进学习困难门诊。
学习困难门诊。
在专家们看来,学习困难门诊是发现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的窗口,也是排解家长焦虑情绪的空间。在这里,除了开出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的处方,医生往往还要和家长们探讨教育理念、心态等话题。
01
学习困难门诊出现就医小高峰
7月23日早上八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学习困难诊室外排满了等待看诊的患者。
9岁的晨晨(化名)在诊室门口探头探脑,手掌沿着墙壁来回摩挲,遭到父母制止后反而变本加厉,试图沿着墙壁攀爬起来。
晨晨性格急躁、易怒,上课时总撩拨其他同学,有时还会突然跑出教室,写作业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拖拉磨蹭。在老师建议下,父母趁着暑期带他来医院看看。
该院心理科主任查彩慧介绍,步入暑期,学习困难门诊的接诊量明显上升,挂号数几乎是平时的3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也出现“一号难求”。“每天要在开放的50个号源基础上再加10个号。” 该院早期干预科副主任周燕玲说。
实际上,学习困难并非诊断类别。广义的学习困难指的是受遗传、家庭教育、学校环境、神经发育问题、情绪障碍等多因素影响,学龄期儿童表现出学习吃力、注意力难集中、有畏难情绪等复杂症状。狭义的“学习困难”指的是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技能障碍等。
近年来,广东多家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学习障碍门诊”等专科门诊。“专科门诊的设立是为了把患有学习障碍及影响学习相关疾病的儿童筛查出来,让家长带着孩子精准就医。”周燕玲说。
而没有开设专科门诊的医院,大多数将主诉学习困难的患者导诊至心理科、精神科等科室。
心理治疗室。
不过,对于“学习困难”的界定,有时还受到家长主观认知的影响。
最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咏梅就接诊了一个孩子,他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表现,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等水平,却被名校出身的家长带来就医。
“有的孩子只是暂时不适应学习环境,或难以达到家长预期中的学习成绩目标,并非真的存在疾病。”李咏梅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查彩慧指出,当孩子智力正常(IQ不低于70分),但在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困难,学习能力和学习表现较其他同学落后一个年级,或有厌学情绪,才可能存在学习障碍。
02
难以启齿的“障碍”
在学习困难门诊,孩子们的表现各有不同。有的比较腼腆,乖巧地坐在诊台边;有的不太“安分”,在诊室里蹦蹦跳跳,探头探脑。但一旁家长们的反应却很一致: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在李咏梅看来,学习困难是早期发现神经发育障碍的窗口,常有患者主诉为学习困难,最后发现其实是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抽动症等疾病。
家长带着孩子在学习困难门诊就医。
事实上,大部分患者的学习困难根源都指向一个共性疾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过度活跃、情绪易冲动等。
这原本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然而,不少家长却将之视作难以启齿的疾病。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一位家长坦言,不希望亲戚、朋友、老师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想趁假期“偷偷”治疗。
周燕玲对这种病耻感并不陌生。她常在出诊时感受到家长对所谓“障碍”的焦虑,大多家长会担心孩子被排挤或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她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精神健康疾病的认知不足。
“实际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患病率约为6.4%,比抑郁症和焦虑症更常见。” 周燕玲说。
这种认知不足也体现在治疗上。周燕玲遇到一个家长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自行给孩子停药,导致孩子症状加重,后来又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再次找到她。
在治疗方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需要通过心理干预、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来缓解症状。而得知需要用药的家长们总是有些犹豫:“药物会不会有副作用?会不会上瘾?”
查彩慧表示,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虽然初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但在治疗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远大于副作用。
“感受到不被周围环境接纳,反而可能会让儿童合并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周燕玲呼吁,家长自身首先要正视疾病,这对于孩子接受规范治疗,恢复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03
“做普通的孩子也挺好”
这个暑假,在两个儿子接连被确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后,郑女士(化名)决定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解”。
11岁的小儿子阳阳从小理解能力、记忆力差,学习吃力,但是个听话、温和、勤奋的孩子,依然认真做课堂笔记,按时交作业。
大儿子小山(化名)今年13岁,上课分心,情绪起伏大,学习成绩差,但性格活泼,擅长交际。
“以前一想到孩子们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就会很焦虑,但现在觉得让他们做普通的孩子也挺好。”她表示,不会再要求孩子们在短板上“卷”,希望能帮他们找到学习之外喜欢、擅长做的事。
“充分的社会支持是对学习困难的孩子们最好的治疗。”李咏梅表示,来自家长、老师的尊重、包容、理解和接纳能缓解孩子们因学习困难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减少合并其他情绪障碍。
家长带着孩子在学习困难门诊就医。
在儿童发育行为专科或儿童心理科专家们看来,个性化教育对存在学习困难的孩子尤为重要。
周燕玲建议,家长、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个性化学习目标,为学习困难的孩子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
“学校应当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实现障碍最小化。” 查彩慧提出,可以为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布置其他形式的学习任务,为有写作障碍的儿童提供计算机答卷的考试方式等。
“神经发育障碍可以理解为神经多样性,是世界多样性的一部分。部分有神经发育障碍的孩子在某些领域极具天赋,家庭和校园要帮助他们发现、培养和转化自身的优势与闪光点。” 李咏梅说。
【采写】南方+记者 吴雅楠 实习生 孔家铧
【摄影】南方+记者 张梓望
【海报】郑炜良 李珩丹
【策划/统筹】吴少敏 卞德龙 厉思璇配资期货